聚焦 | 我校教师代表为思政教育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4-12-03 浏览人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探索并形成一套符合学校特色的高效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11月29日至30日,校党委书记李树林主持召开三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分别与青年学生代表,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师代表,各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代表座谈交流。

在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师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们积极发言,围绕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师队伍强化、教学成效提升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听取教师们的发言后,李树林书记对教师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肯定和感谢,认为大家的发言既深刻又具体,不仅反映了当前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对学校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起来听听教师代表的心声——

“思政教育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和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和价值引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实际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变化的日新月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和参与感,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且有效。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应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支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顾媛媛)

“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当代大学生来讲,整个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向上,政治观念和素质趋于成熟,政治信念也同国家大政方针保持一致。从实际教学工作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大学生深入社区、基层,参加社会调查及生产劳动。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同红色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达布希拉图)

“思政课要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

2024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思政课教师要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第一,思政课教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以提升课堂针对性和吸引力。第二,思政课教师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全面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把理论、历史和实践的内在联系学懂弄通,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第三,思政课教师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生动融入课堂,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教育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瑞霞)

“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政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其中,形成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首要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强大思政引领力的实现和巩固,要求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不仅在内容上讲正确、讲全面,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诉求和成长愿景。要在真诚关心学生的前提下,主动地了解学生,不断地和学生交流,推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结合,使思政课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丹蕾)

“推动思政课与专业课协调融合、相互促进”

思政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环节。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及时掌握新的理论成果,不断充实教学案例,以此构建全面、系统性的教学体系。要用情、用心做好学情分析,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教学导入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要通过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式管理学生成绩,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平公正,以此激励学生更加重视并积极参与思政课程的学习。要推动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协调融合,将思政教育的元素有机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之中,使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辅相成,形成协同效应。

(马克思主义学院 白文丽)

“推动跨专业交叉融合,形成强大思政合力”

关于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我认为,教师应深入剖析课程思政要求及实施难点,全面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致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精准且高效地融入专业教学。同时,学校、学院要充分调动教学团队与课程团队的积极性,紧密围绕培养方案,紧扣专业特性与学生实际,细致梳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积极构建分层分类分段的思政元素库。未来,希望学校、学院能够强化顶层设计,打破专业壁垒,推动跨专业交叉融合,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同时,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动力,激励其主动探索创新,使课程思政真正成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核心要素,持续发挥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地理科学学院 阿荣)

“以项目式教学、叙事教学、差异化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文学作品是人类情感、思想和精神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在文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能促进文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课程思政教师要以项目式教学、叙事教学、差异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为抓手,进行有特色有成效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构建“大思政课”叙事教学机制,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叙事技巧,并组织学生创作叙事作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要设计跨学科项目,如“剧本创作与表演”“文学评论与写作”“中华经典诵写讲能手”等。要开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活动,实施差异化教学,引导学生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文学院 陈贝)

“在突出专业课程思想性和文化性的基础上,促进多学科融合与协作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美育思想。艺术类课程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培养、审美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价值。立足新时代国家和人民对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音乐学院通过发挥本专业课程特色,强化思政目标,深挖思政资源,创新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组织艺术实践活动等举措,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观、艺术观,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健全人格。针对实践类艺术学科“重技轻艺”的倾向,我建议要倡导技艺兼容,通过凝练和整合人文主题,推出具有思想高度和审美引导的主题课程,进而突出课程内容的思想性和文化性,增强课程教学的思政引导和人文认识。同时,要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与协作,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性思政教育体系。

(音乐学院 侯文杰)

抓住‘课程’关键进路,让课程思政建设有形有感有效

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是课程育人,其实质是通过课程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擘画的“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排在第一位。因此,在推进课程思政的工作中,要抓住“课程”关键进路。第一,在课程目标的凝练上,把握思政元素的情感性、情境性与实践性,尽可能运用可测量、可把捉、可外化的目标话语,为课程思政走深走实提供基础。第二,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明确课程思政不是另开一门课,不是与学科课程“两回事”,更不是开辟思政课、课程论、教学论互不相关的三个赛道,而是在内容上对学科知识进行思想性、实践性及应用性补充,可以通过加大课程见习时数和拓展课程见习形式,借助融合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的形式统筹推进。第三,在课程实施的展开中,强化教育和教学的互释,把握教育性教学的规律,厘清学生识解知识的路径与机制,保质保量完成说明、理解和应用的三大教学环节。第四,在课程评价的推进中,回看课程思政目标达成度,综合考量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并向形成性评价倾斜,将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发挥在平时,留在课堂。

(教育学院 李栋)

“充分发挥考古学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2021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世纪考古实证中华文明的力量》,文中写道:“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主要依靠考古成果来建构。即使是有文字记载以后的文明史,也需要通过考古工作来参考、印证、丰富、完善。”可见,考古学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考古学研究与课程思政之间具有密切结合点,且具有高信度、具象化、多维度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此外,考古学素材还可跨学科使用,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发挥出独特作用。希望学校能够建立更多促进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充分发挥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协同作用,共同推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历史文化学院 李鹏珍)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即是一个传播的过程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激发专业教育的思政要素,推动形成体系化、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命题。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教育是一个传播问题,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种种方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过程正是传播的过程。无论是高校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还是社会层面课程思政的理念推广,都离不开传播的作用。我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等课程思政建设要立足党和国家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部署及对新闻舆论人才的根本要求,立足教育部“卓越新闻人才”计划,将课程总目标定位为“培育政治坚定的卓越新闻人才”,以“拆新闻”的方式引领学生解读新闻里的国情党情政情民情、家国故事和人民故事,解读新闻背后的记者使命和媒体责任;以主题实践让学生在身体力行的专业实践中体味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使命、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以名记者的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坚定政治信念和新闻理想。

(新闻传播学院 李永凤)

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关键

在软件工程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中,我们坚信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培育新时代软件人才的关键。我们以培养严谨规范、专注匠心、团队协作、创新求变的新一代软件人为课程核心育人目标。其中,严谨与专注,是软件工程师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而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则是应对软件工程复杂挑战的必备素质。在当今开源与大模型等技术广泛应用的软件开发背景下,创新思维尤为重要,它驱动着软件从业者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是软件工程的职业要求,更是新时代青年不可或缺的思政品质。为此,我们探索并实施了“进阶式”思政教学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从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技能掌握到综合实践体验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完善这一教学模式,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线上线下融合、基于成果导向的多维度评价的多元化教学生态。通过不断优化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充分融合课程特色和育人目标的思政教育环境,让他们在多样化的学习场景中深刻领悟思政教育的真谛。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王春晖)

“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途径,更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手段。通过课程思政,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要完善课程体系,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支既有深厚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思政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三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政教育的魅力。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武晓霞)

“推动实现‘思政+艺术’的跨界融合”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牢牢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从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深入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融得进、落得实、看得见的有效教育载体。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遵循艺术生个性化特点,开拓性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打通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壁垒,结合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独特性,实现“思政+艺术”的跨界融合,让思政变得“有知有味”。

(设计学院 谢继武)

“讲出专业课的‘思政味’”

加强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有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高尚品德的复合型人才。生态学体系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相关专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聚焦内蒙古多样生态系统,阐述其在全国生态格局的重要地位,从而使学生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一战略构想的深远意义。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区域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还能有效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实践教学环节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生态调查、环境监测、实地探访相关生态企业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直观感受到生态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能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他们的环保信念和行动决心。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郭金停)

图文:相关学院教师 

编辑:刘燕荣 初审:刘燕荣 复审:边建平 终审:王志强